
为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发展蓝图,探索职业教育创新,紧紧围绕“拥抱数智时代、融入健康社会、建设一流民高”的核心目标任务,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迈向新台阶,7月25日,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当日上午,学校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李博涵副教授莅临,作题为《初探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赋能与提升》的报告。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含助理),高级职称及博士学位教师出席了本次报告会,会议由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朱贵喜主持。

李博涵副教授从人工智能产生背景、知识图谱赋能职业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知识图谱与大模型协同、人工智能应用相关思考等五个方面,对我校广大教师做了一个全面、科普性的讲座。李教授还理论联系实际,以deepseek、豆包、Kimi等大模型工具为例,指导大家如何应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课件制作,以及如何与AI合作解答学生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并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育—产业—人才”的协同生态对企业人才需求、教育教师教法、学生目标驱动的“变与不变”。

校长蒋伏心教授在讲话时表示,李教授的报告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我校推进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清晰的实施框架,对推动学校乃至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研判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态势,并结合我校实际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聚焦“知识图谱”的基础作用,推动智能化升级及高等教育变革;二是把握人工智能“金钥匙”对职业教育的赋能,培养一批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三是系统推进“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将多要素融入教学,让学习者掌握工具、理性看待技术价值,成为智能时代负责任的参与者和创新推动者。
当日下午,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学院关于“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的汇报。全体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翟天灵主持。

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传达国家及省教育厅关于“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围绕未来五年专业发展规划、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实施思路等内容,作了详细汇报。

校长蒋伏心教授听取汇报后进行点评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目前各学院规划正按既定时间表稳步推进,已完成预研究和内涵提炼,计划年底前完成文本格式规范;后续将组织专家咨询,汇总意见后上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蒋校长强调,学校“十五五”规划以“拥抱智能时代、服务健康社会、提升核心能力、建设一流民高”为总体理念,各学院要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凝练本院理念。学校已完成前期调研,明确了目标定位,形成了2025年工作思路初稿。各责任部门要依据学院实际需求,在课程标准、考核办法、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建设等关键环节及时优化;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找准在学校发展中的职责定位。
蒋校长指出,校企合作是规划的重中之重。各学院须尽快明确利益融合机制、体系建设方案、运营模式及评估办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校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规划确立了“更高、更特、更强”的发展目标,坚持“高水平、有特色、可落地”的指导思想,核心任务涵盖党建引领、专业立校等多个重要方面。各相关部门要依职履责、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假期期间须持续推进既定任务,以保障规划实施的连贯性与实效性。

党委书记翟天灵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此次会议处于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意义非凡,全体与会人员要深刻领会落实会议精神,增强危机意识与使命担当。她指出,民办职业教育“黄金五年”贯穿“十五五”时期,学校早启动规划预研工作,此次会议体现我校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她进一步阐释了“更高、更特、更强”的发展目标:“更高”,即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战略布局,全面提升办学格局;“更特”,即以大健康领域为龙头,带动多专业协同发展,持续打响办学品牌;“更强”,即在若干专业和核心领域达到顶尖水平。
翟书记要求,规划编制全过程必须紧扣“高水平、有特色、可落地”指导思想,聚焦七大核心任务,以扎实举措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力争在民办职教“黄金五年”实现突破性进展。她希望各单位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狠抓落实,以全新姿态迎接新学期,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